查看原文
其他

邀请你,共赴一场山海之约丨理想国读者日

理想国读者日 理想国imaginist 2023-03-22

我们格外期待这个春天。

漫长的严冬之后,冰雪终于消融。

回望上一个十年。一群渴望参与公共讨论、尊重人文价值的读者,与杰出的学者、作家们围坐在一起,展开跨越代际的对话,是思想的交锋,也是理想的合声——这是2010年第一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的场景。“想象下一个十年”,是我们在当时向未来的提问。

十年间,时间被分成了从前和后来。或许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继续寻找能够描述我们复杂经验的语言,并不断追问:在种种不确定之上,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活。与此同时,不惮于想象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十年间,理想国一直通过出版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在文学、社科、人文、艺术、生活等领域,持续推出历久而弥新的作品。同时,也孵化出音视频及新媒体品牌“看理想”,集咖啡、酒、书、住宿为一体的多功能实体空间“naive理想国”,让文化以更多元的面貌呈现,让思想落地生根。

或许对话的空间进一步逼仄,但我们相信,历史的浪潮中有恒久、沉着的泅泳者;有人扩张大海,就有人创造岛屿。人与书的联结不会断裂,爱智者终将持续言说。

埃利亚斯·卡内蒂在《人的疆域》中说:大海的声音永远不会被盖过。这个春天,海浪再次涌起,时代的潮水将我们推至此刻。

我们又一次向读者发出邀约,邀请你共赴一场山海之约:海风所到之处,必有回声。

🌊

理想国读者日 2023


理想国读者日,是面向所有读者朋友的线下活动,在真实而具体的空间内,让作者、读者与书每年都有一次相聚或重逢的机会,一起“想象另一种可能”。

2023年4月14日—16日,理想国读者日将在海边的阿那亚启动,届时将有陈嘉映、陈平原、戴锦华、郭小寒、贾行家、刘东明、罗新、马寅、钱理群、双雪涛、孙郁、王明珂、许子东、张大磊、张维迎、钟立风、周轶君、周云蓬、朱赢椿等作家、学者、音乐人和企业家,来到现场与大家面对面,畅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

为期三天的读者日,你会在这里听到民谣音乐会上悠扬的转调,在观点的交锋中感受思想的力量,在关于书籍设计的分享中体验审美与工艺如何赋予一本书以形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闭与隔绝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彻夜观影、谈天.....

让我们怀抱焰火,重逢在春天的海边。

一起“想象另一种可能”。

2023「理想国读者日」日程

🎵

理想民谣夜

日常的诗意与转调


🕓  4/14 21:00-00:00

📍  阿那亚车库DDC


嘉宾:

周云蓬  音乐人、诗人、作家

钟立风  写作歌手

刘东明  音乐人、作家

郭小寒  音乐行业从业者、媒体人、乐评人


“理想民谣夜”将以音乐及沙龙为桥梁,呈现民谣的诗性、人文性、互动性,建立与最广泛的听者之间的共鸣。
2011年的一场草地音乐会,是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难忘的“尾声”。2023年读者日,我们邀请周云蓬、钟立风、刘东明、郭小寒这几位理想国的朋友们,带来一场特别的开幕演出,作为读者日系列活动的“序曲”。
“我用了很长时间装满了自己,又用很长时间清空了自己。我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交付并抵抗日常的柴米油盐呢?”这是郭小寒在《沙沙生长》后记里的一段话。十年来,人与歌沙沙生长,让我们跟着民谣夜悠扬的转调,慢慢“清空”,渐渐“装满”,想象下一个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

为什么我们要“重读”与“新编”?


🕓  4/15 10:00-12:00

📍  阿那亚·A剧场

嘉宾:

钱理群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许子东  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孙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许子东形容他是“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上世纪80年代,钱理群与北大同门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至今仍有难以取代的生命力。

2002年,钱理群在北大执教生涯的最后一课上,提出了对青年学子的两个期待:不要抛弃我们清醒的精神;目光永远向前,向下,立足中国大地。退休20年来,他自己也是这样践行,依然笔耕不辍。《钱理群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便是这位84岁学者的全新著作,重读那些熟悉的文学著作,钱老这位研究老手也生出一种宛如初见、重新发现的感觉。

为什么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是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在动荡变化的年代,文学如何令人心安宁栖居?在「理想国读者日」,听理想主义者钱理群与陈平原、许子东、孙郁等学者再谈中国现代文学。

👨‍💼

企业家精神是什么?


🕓  4/15 13:30-15:30

📍  阿那亚艺术中心

嘉宾:

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维迎  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

马寅  阿那亚创始人


从事哲学研究五十余年,陈嘉映教授一直践行着以概念的辨析厘清普通人的生活。
在近四十年里,将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作为研究主题的张维迎教授,特别强调做研究要关注观念的变化。
作为一个先锋性社区品牌,阿那亚基于情感和精神价值,探寻中国人的美好生活何以可能。
这一次,哲学家陈嘉映将与经济学家张维迎、阿那亚创始人马寅带来一场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苏格拉底式对谈,聊聊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及其对我们过良好生活的意义。

🔥

故事的多棱镜

《平原上的摩西》主题论坛


🕓  4/15 19:00-21:00

📍  阿那亚·孤独图书馆

嘉宾:

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张大磊  电影导演、编剧

双雪涛  小说家

贾行家  作家、得到专职作者


“只要你心里的念是诚的,高山大海都会给你让路。”

这句话出自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为很多读者朋友喜欢。今年年初,同名迷你剧播出。剧集用独特的年代美学,带我们回到旧日冰天雪地的北方小城,还原了普通人的生活世界。

小说、电影、剧集是故事的多棱镜,共同书写平凡人的诗意与浪漫。这次读者日活动,我们带来《平原上的摩西》迷你剧的通宵放映和精彩的主题论坛。

主题论坛环节,我们邀请到历史学家罗新、《平原上的摩西》迷你剧导演张大磊、原著作者双雪涛、作家贾行家一起对谈。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影视改编?如何从小说里提炼电影性的东西?小说和影视的语言又有何不同?
四月的海边,放一把火,等你赴约。

🍃

在边缘发现历史

田野文本的寻访与阅读


🕓  4/16 10:00-12:00

📍  阿那亚·A剧场


嘉宾:

王明珂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客座讲席教授

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历史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元的、复杂的;历史不是一姓王朝更替的王朝国家史,而是生活在某一片土地上的全体“人”的历史,是人类群体交流、融合、凝聚、分化和对抗的动态的历史。

历史潜藏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之中,以形形色色的方式流传世间:有文字,有图像,有口耳相传,有的是史诗,有的是故事,有的是神话……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记忆,形塑、影响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邀请到关注边缘的历史学家王明珂和罗新,来和大家一起,聊聊他们如何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与社会记忆,看待当下与过去的关系。

📕

书天地,纸留白

书籍设计与阅读的仪式感


🕓  4/16 13:00-14:30

📍  naive理想国

嘉宾:

朱赢椿  书籍设计师、艺术家

“好的艺术是不动声色,是即兴的智慧,可遇不可求。”

每一次设计,都像是踏入毫无计划的脚本,意想不到的创造在幽幽生长,自然而然从书里长出。书,于设计师朱赢椿来说,如一场不动声色的即兴艺术。
“这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世界。
平凡日常里的一语一物,皆可成就做书的艺术。他的生活慢,设计也慢。更多是悠然地观察生活,等待与灵感不期而遇。
“一定要让读者感受到书的生命感。
书是有生命的。设计是对书形而上的质感,做直观而具体的转述;设计本身又是有生命力的,是对书的加成、是交相辉映。对朱赢椿来说,书籍设计是将书的生命从作者手中接过、交付给读者的旅程。
这个春天,书籍设计师、艺术家、图书策划人朱赢椿来到阿那亚,在天地与海浪中与你我一起,回归书籍与阅读的艺术。

🚺

女性是⼀种处境


🕓  4/16 15:00-17:00

📍  阿那亚·A剧场

嘉宾:

戴锦华  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

周轶君  写作者,纪录片导演

关于世界一半人口的故事,总在被叙述,也总在被忽视、被消声——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女性。如今有人评论:“男性是一种思维方式,女性则是一种处境。”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处境”呢?
本次论坛邀请戴锦华和周轶君两位老师,从身份意识、家庭环境、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等多个维度,就女性的生存境遇展开探讨: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在谈论女性主义?如何重新理解厌女女性主义的觉醒其实是一种对过去自我的攻击此类话题?女性出走后怎样?

🎦

特别放映

《平原上的摩西》迷你剧


🕓  4/14 22:00—次日5:12

📍  阿那亚电影院·一号厅


这部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的爱奇艺自制迷你剧集,此前刚刚入围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剧集单元,是张大磊导演入围本届柏林的两部作品之一,也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史上首次入围的华语剧集。

剧集以缓慢而沉郁的基调,精准刻画了时代的印痕,怀旧、诗意,它的镜头语言和配乐,都使得它非常适合在影院观看。这也恰恰是我们做这场特别放映的原因。
让我们一起,用一夜的时间,在光影中与旧时光重逢。

📕

扫码预约



点击图片查看报名须知

👇阅读原文,预约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