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鼎鳴:美國校園的烈火暴潮 |中環一筆

雷鼎鳴 獨家 2024-05-10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美國政府被其軍工綜合體及猶太財團操控,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民有幾萬名被以色列軍隊殺害,美國政府雖口講希望以色列停火,但行動上卻不斷撥款及運送軍火給以色列,終於受到自己人民反噬。最近幾周,美國全國多個校園風起雲湧,學生和平示威抗議活動遍地開花,雖仍是初階段,但其規模之大,已是半個世紀以來首見。





目的正義手段道德 缺一不可

我們如何評價這場學生運動的正義性或罪惡性?學生運動本來不是壞事,有時還會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先驅,但從十年前佔中運動以降,及至黑暴事件的出現,港版學生運動迅速墮落為破壞社會安寧,造成生命財產自由俱損的犯罪活動,港人深受其害,難免對美國的學生運動不夠客觀,這是沒必要的。弄清楚美國學生運動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對港人是非價值觀的建立大有助益。


評價學生運動應有兩個準則,一是其目的是否正義,二是其手段是否符合道德,沒有侵損人民的生命財產與自由。兩個準則,缺一不可;我絕不認同為求目的便可不擇手段,對那些用和平合法手段欺騙他人以達其不可告人目的的策略也同樣譴責。按上述兩準則,美國的學生運動是否正義?


依稀記得連不問政治的張五常也說過,很難想像有比美國學生反越戰更正義的訴求了。的確,大半個世紀前美國的校園,一樣瀰漫着反越戰的情緒,越戰中美軍不斷殺害無辜,甚至在美萊村屠殺人民的惡行,消息源源不絕地流傳到了美國校園,學生對生命尊重,看不過眼,焉能不正義?所以當年的反越戰,滿足了目的正義這一條件。但手段是否正確?


當年反越戰的主要口號是愛與和平,寧要做愛,不去打仗。我其時在校園中所見,學生有頹廢派嬉皮士、宿舍內充滿大麻氣味,但學生毫不暴力,十分尊重其他人的自由。由此可見,或許不少人對部分學生的吸毒濫交頹廢行為不以為然,也有個別衝擊政府的行為,但我們很難說他們的主流手段罪大惡極。也許他們反戰情緒的高昂部分來自其時的徵兵制,19歲左右的年輕人若被抽中,便要服役上戰場送死,對於那些剛入了大學的學生而言,這是塌了天不可接受的大事,不反才奇。自70年代中以後,美國廢除了徵兵制,改為募兵制,出盡八寶吸引美國人自動獻身,美國民間的反戰便遠不及越戰時期,以致美國就算到處假借民主自由之名到處侵略,烽煙遍全球,美國民間也缺乏了從前的反戰平衡力量。

行動和平克制 學生何錯之有

美國政府越戰時對付反戰學生的手段則絕非和平,與其標榜的人權公民權利及自由,往往大相徑庭。較有名的一起事件是1970年5月4日的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國民警衞軍鎮壓學生,當時年紀也是20左右的國民警衞軍眼見學生勢大,單膝在地,架起機槍,向學生掃射,殺了4人,癱瘓了1人,重傷了8人,震驚世界。而當時學生反對的,只是美國要在柬埔寨開闢新戰場,派軍入侵。反觀今天香港的警察,素質比美國國民警衞軍高得多,面對黑暴期間汽油彈磚頭的惡劣環境,竟然沒有殺死任何一人,其克制能力遠超美國軍警!讀者如有興趣,在網上可找到當年電影「烈火暴潮」(The Strawberry Statement),可一窺其時美國校園情況。


今天美國學生的抗議,比起越戰時期的更為正義!現時反對美國政府資助以色列屠殺加沙婦孺,與美國人的生命並無關係,不能用「怕死」去抹黑學生。至於手段至今為止,學生的行動仍十分和平克制,他們要求美國政府不去浪費金錢,資助屠殺加沙人民,也反對校方資產在軍工綜合體的投資,何錯之有?


將來美國學生運動如何發展,我不知道。在過去十多年,美國校園也曾長期受極左思潮包圍,以致出現了不少錯誤行為,例如不容忍校園中有人發表與己不同的意見,若有不同意見的講者被邀到校園發表演說等,也頗帶暴力的攔阻。這可能是學生閱世不深,找不到真正的正義方向,胡亂發洩一通。現時有了一偉大的反戰目標,可把各門各派的人統一了方向,不致為反而反,學生運動便有了正義性及生命力。

反觀港黑暴 怎一個蠢字了得?

反觀香港近十年來的學生運動,與70年代的「認中關社」不可相提並論,在目的及手段上都被美國的學生比了下去。佔中也抄襲了反越戰時「愛與和平」的口號,但行動上卻完全不理會對香港經濟及社會安寧的破壞,黑暴時期更是汽油彈與磚頭橫飛,與「胡士托音樂營」所展現出「愛與和平」的氣氛差天共地。至於目的,從近日法庭審訊所顯露的證據看來,黑暴期間的領軍人早已包藏了推翻政府搞港獨的禍心。若論智商,則更使人感到黑暴中人的失智,所謂831事件毫無證據有人死亡,連苦主或苦主家庭都找不出來,竟還有人去拜祭早已還了陽的「亡靈」!這次第,怎一個蠢字了得?




本文作者:雷鼎鳴


(作者是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一九九一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助香港算算賬》等十四本作品。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陳文鴻:香港全面開放的三個層次 |中環一筆
阮紀宏:美國高官訪華出怪招 中美關係增添未知數 |中環一筆
健元:美西「霸權雙標」肆意橫行 |中環一筆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