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服务国家 | “青研科创”:“科技范”十足!首都学子把“青创”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北京学联 2024-04-27

编者按:2023年暑期,12万余名首都高校师生参与“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奔赴祖国各地,在服务国家战略规划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北京学联特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分专题展示首都学子实践风采,欢迎各高校积极投稿,投稿方式详见文末。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

今年暑期

近300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500余名首都青年师生

深入企业工厂和科研一线

在加快科技创新中挑重任、争先锋

以磅礴之气勇立潮头

以青春之力助推科技自立自强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学联君一起

走进“青研科创”科技创新助力专题

一览首都各高校

“科技感”十足的实践团队风采!


       点燃科学梦想

青研科创助力乡村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志愿服务队面向山西省中阳县阳坡塔学校近150名中小学生开展科创训练营,以科创思维培养为主线,以科创技能提升为辅线,有机融合科普和科创,通过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系统讲授“数据分析思维”、“创意设计思维”、“趣味科学实验”、“信息素养通识”、“生涯规划启蒙”等课程,指导阳坡塔学校的中小学生围绕科创主题“生活中的新能源”完成了《穿戴式太阳能帽》《温差与太阳能双重驱动新能源汽车》等脑洞大开的创意作品,科创思维和科创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五年来,志愿服务队通过引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技创新资源,结合先进的科创教育模式,发挥北航大学生专业特长,聚焦乡村中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累计服务时长近2万小时,惠及当地近700人次中小学生,同时,志愿服务队结合实践经验,编写启蒙类原创教材《点亮科学梦想》系列丛书,丛书共5册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成为当地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补充。


       锻造军工重器

青研科创助力国防建设


北理猎鹰——“低慢小”反制创新创业实践团面向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反制难点和国防急需,致力于实现无人机捕无人机的全新思路,依托视觉、任务分配和拦截导引技术创新,搭载智能拦截模块的自研无人机通过弹射网弹等任务载荷,实现在复杂环境下对来袭目标群实现零遗漏、无附带损伤的高精度反制。

今年暑期,实践团锚定技术落地的关键一步,在京完成了样机飞行性能测试、分技术原理验证后,前往陕西蒲城机场进行了进一步运动目标拦截测试,完成了对运动行为简单的来袭无人机的识别跟踪与网捕测试,通过了采用视觉引导和网弹抓捕的技术验证。暑期期间,团队还积极参与2023年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获得中国赛区一等奖总决赛一等奖

实践团团队项目《鹰卫苍穹——城市环境下无人机防控新时代开拓者》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团队已就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产出高水平学术论文十余篇,初代样机已于多地完成全要素闭环任务实测与应用,避免经济损失,守护低空安全。未来全产业链将集成探测设备、机械制造、数据互联、服务培训等多行业于一体,带动多产业协调发展。实践团成员也将依托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为要员伴随防护、大型赛事活动、机场等高价值目标的低空安防建设体系注入科技力量。


       照亮拾彩希望

青研科创助力社会服务


北京科技大学“拾彩科创”实践团源自于该团队一项创新创业项目《拾彩智能色盲眼镜》,面对数量庞大的色盲色弱群体,为了实现他们“重见色彩”的愿望,团队自主研发了一款智能色盲眼镜,以期恢复色盲色弱群体对颜色的认知。今年暑期,“拾彩科创”实践团深入服务群体,进一步测试产品功能,优化产品设计,通过调研采访的结果指导技术研发。

实践团在北京市、河北省、福建省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河北省眼科医院、北京市星创眼科医院的眼科专家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色盲色弱在人群中的影响程度、成病机理、检测与治疗方案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加深对色盲色弱在医理层面上的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问卷调研收集了近400份数据,为产品的研发和优化提供了功能性方向。在此基础上,团队与宝岛眼镜、京东方光电科技公司、小米孵化园等技术类企业交流访谈,从技术方面收集相关建议,为团队的创新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加强与眼科专家、技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下一步,团队将致力于将智能色盲眼镜推向市场,让更多的色盲色弱患者能够重见色彩,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践悟技术创新

青研科创助力产学结合


北京交通大学“知行并进,创新求索”实践团以产业创新发展为视角,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调研的方式,对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安徽省合肥市进行了全方位探索。

实践团队对合肥市的科技创新政策起源以及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学习当地的科技创新精神和产业升级经验。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科大讯飞、蔚来汽车、京东方和国盾量子等高新技术企业,深入了解了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新时代前沿科技的发展情况,深刻体会到了合肥市的创新创业氛围

此外,调研团队参与了政校企三方座谈会,对合肥市人才引进政策及高新产业的发展有了深入认识,也进一步拓宽了同学们对创新创业和求职择业的思考。未来,团队成员也将心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为科技领域蓬勃发展注入自己的青春动力。


       打造智慧数媒

青研科创助力企业升级


中国传媒大学“未来美至”AIGC青年创业实践队是一支由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创业者发起、探索AIGC生产在各行业应用对创业调研团队,该团队源自于创新创业项目《ColleCtor:基于卷积网络的图像美学创造性实践》,项目曾获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北京市赛一等奖、国赛铜奖。今年暑假,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AIGC内容生产行业现状,了解企业真实需与痛点与面临的技术困境,推动技术成果转应用化,团队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实践,集合社会、创业团队、高校资源进行整合挖掘,走访北京各大创业团队、创投公司与高校实验室,在沟通与交流中促进产学研协同精确落地,实现产业升级。

“未来美至”AIGC青年创业实践队先后拜访百度智能云及文心大模型团队与搜狐智能媒体研发中心,学习了解AIGC对行业升级对利益点与增长点;拜访ZelinAI创始人兼CEO,探讨企业AI智能生产工具构想的落地;成员赴北京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参与数字媒体艺术与AI技术结合等创业探讨,并积极前往各个青年高校创业园区学习,梳理行业问题并融入创业项目之中,助力高校与企业以新技术打破旧格局。团队今后将持续跟进视觉领域行业大模型等开发与应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原子化工具等开发,用AIGC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研设智慧支护

青研科创助力智能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围岩智护”社会实践团面向矿井或隧道等地下井巷工程,针对井巷四周铺设支撑性岩石体过程中信息不完全、决策不精准、安全性不足的现实性问题,研发出地下巷道围岩支护探测机器人,提升了巷道支护智能化、地质结构透明化程度。

今年七月,团队成员再度出发,走进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施工现场,调研参观了深刻展示大数据和云计算科技应用的施工监控室。实践团成员与工作人员在施工一线进行了现场交流,了解现阶段地铁井巷采用的主要支护方法,验证了围岩智护机器人在节能、安全方面的可行性。

团队成员边调研、边改进,在通过可行性验证后,又赴陕西调研了巴拉素煤矿和张家峁煤矿。在这两所先进化程度极高的煤矿,队员们参观了智能化调度中心,在技术人员的讲解下了解煤矿生产的整个流程,其中实践成员着重交流了煤矿井巷的支护问题,并采集到煤矿井巷的巷道间距和液压等参数,不断完善机器人的广泛适用性。未来,实践团队将发挥智能机器人优势,不断完善产品设计,推动产品落地,力争实现井巷围岩工程零事故,引领精准支护新时代!


       守护健康生活

青研科创助力生产管理


北京物资学院“熄烟”暑期实践团经过前期调研发现,大部分公司都在办公区域的明显位置标注禁烟标志,但仍然会有吸烟现象的产生,基于实践团调研发现的问题,团队成员研发出一套吸烟检测系统。

暑假期间,实践团走访了包括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医院、通州区人民检察院在内的近50家公司,深入了解这些公司对吸烟检测产品的需求情况,优化产品设计。通过与公司代表的交流和调查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开阔了应用市场。同时,在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走访中认识到吸烟在工地上往往会引发火灾,诱发安全事故。

实践团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调整,将原有的测试值进行了调整,确保设备在吸烟检测的准确率范围达到83.6%,解决了过拟合和欠拟合的问题。实践团队将试验成果分别投入程酿酒坊、北京新镇源新仪器仪表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进行测试。其设备精确率符合市场需求,收到了来自测试企业和社区的高度好评和肯定。未来,实践团将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和系统升级,以青年力量贡献健康中国、平安中国!


       力解桥梁技术

青研科创助力基础建设


北京工业大学“一转成桥”社会实践项目的前身为双创项目《“一转成桥”超大吨位转体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针对大跨度、大吨位、多T构转体桥建造过程存在的共性痛点,研发了模数式拼装球铰、多点联合承重和基于拟动力叠加原理的转体安全监测三项创新技术。

今年4月,为推动技术应用,实践成员现场前往京雄城际铁路R1霸徐铁路转体桥工程实地进行考察,对转体桥球铰施工情况,桥顶工程进度等进行了现场调研跟进,对该团队模块式球铰设计进行了优化改良。暑期,团队7名成员又前往现场参与转体桥转体施工全过程,协助工程项目组,进行转前工作准备,并通过对梁端振动加速度的测定进行转体桥转中安全监测工作。

该实践团项目,在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中荣获主赛道特等奖。通过本次对理论成果的再次实践应用学习,团队将继续改进研究成果,将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在工程实践中优化理论体系,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与雄安千年大计中贡献工大力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
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相信首都学子必将踔厉奋发
把创新创业的理想追求
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
在奋进中激荡青春
在挑战中放飞梦想
以青春之我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贡献磅礴力量!


注:“青年服务国家”专栏持续面向首都各高校征稿。欢迎各高校积极投稿,投稿方式戳下方链接:

关于征集2023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宣传作品和素材的通知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原文)



来源 | 各高校实践团

校对 | 刘芯如 陈晓彤

责任编辑 | 李子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