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报 | 大学早期提高结核病认识的必要性:一项横断面研究证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Author 陈馨仪等

点击"结核那些事儿"关注我们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



— 

作者:陈馨仪,彭颖,周琳,王飞,陈彬,屈燕

第一作者及单位:陈馨仪,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通信作者及单位:陈彬,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屈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


The necessity for enhancing awareness of tuberculosis starting from the early college semester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Chen X, Peng Y, Zhou L, Wang F, Chen B, Qu Y.

Front Public Health,2023,11:1272494. 

doi: 10.3389/fpubh.2023.1272494. 

PMID: 37954057



01

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中国的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往的研究发现,19~22岁的高校大学生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高人口密度、密切接触和流动性增加等因素导致了结核病在大学生人群中的感染和传播。此外,对结核病缺乏认识也被认为是增加患病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与高中生相比,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可能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一旦抵抗力下降,就容易感染结核病。目前,高校结核病预防主要依靠结核病健康教育,这被广泛认为是向学生宣传结核病知识的有效方法。大学生作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社会责任感较强。因此,结核病健康教育很容易在他们中开展并被接受,从而在预防结核病方面产生有效的效果。本研究以浙江省低年级大学生为对象,评估他们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并探讨与他们对这一传染病的认知相关的社会人口学决定因素。研究结果将为优化高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02

方法


一、研究地点

2022年5月1—20日期间,浙江省在省内20所高校开展了一项横断面调查,重点评估低年级大学生对结核病关键知识的掌握情况。截至2022年,浙江省共有109所高等院校,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地区,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11位。

二、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策略的研究方法,从浙江省北部和南部的4个城市中随机抽取20所大学,分别为杭州8所、宁波5所、温州5所和嘉兴2所。从选取的样本中随机抽取约8~10个大一和大二班级,并在这些班级中随机抽取20~25名男女学生进行研究。本研究共调查了4414名高校低年级大学生。

三、问卷调查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2020版)和《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2017版),以及文献和专家咨询,本研究采用统一的电子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包括3个方面:参与者的社会人口特征、学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以及获得结核病知识的途径。结核病的关键知识包括8条信息,其中有多个结核病关键知识的选项,每个条目只包含1个正确答案。

四、指标定义

本研究中低年级学生指的是这20所高校的一年级和二年级本科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是指调查对象正确回答防治知识知晓信息的条目数占总条目数的百分比。全部知晓率是8条知识全答对人数占总答题人数的百分比,单一知识知晓率是指某一条知识答对人数占答题人数的百分比。用所有参与者正确答案的平均值来划分知晓率的高低,高于平均值表示知晓程度高,低于平均值表示知晓程度低。

五、统计学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V24.0.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及统计分析。描述性数据以频率和百分比的形式汇总和显示。采用卡方检验来评估不同特征的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单变量分析中P<0.10的协变量被考虑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调整后的优势比(aOR)和 95% 的置信区间(CI)描述参与者特征与其结核病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3

结果


一、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情况

如表1所示,共收集到4414份调查问卷。大多数参与者(42.8%)为20岁。女性比例(51.7%)略高于男性(48.3%)。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96.1%)。近64.6%的参与者居住在农村地区。约71.5%的参与者在浙江省就读高中。在所有低年级大学生中,新生占53.9%。理工科专业的最多(45.1%),其次是人文社科类专业(31.0%)。大多数参与者的父母是初中毕业生,占40.0%。近70.3%的参与者月消费在1000~2000元之间。77.1%的参与者表示以前了解过肺结核相关知识。有0.6%的调查对象曾罹患肺结核,4.5%的调查对象曾接触过肺结核患者,77.4%的调查对象没有接触过肺结核患者,而18.2%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知道。图 1 进一步显示了回答曾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的调查对象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在197 名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的参与者中,约65.5%的肺结核患者是他们的同学。


二、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

总体而言,参与者对调查中8条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81.6%(图 2)。在每项关键知识中,参与者对“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的认知水平最低(Q1),为51.0%,其次是“结核病的可治愈性”,知晓率为 75.7%(Q5)。然而,参与者对“肺结核的传播方式”(Q2,90.0%)、“肺结核可疑症状”(Q3,91.1%)和“疑似肺结核后的正确做法”(Q4,96.2%)的知晓率均较高。


表2显示,51.0%的参与者知晓“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而31.5%的参与者认为它是一种急性传染病。90.7%的参与者知晓“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有91.1%和96.2%的参与者分别正确地知道“结核病的疑似症状”和“出现疑似症状后的处理措施”。75.7%的参与者知晓“结核病的可治愈性”。在校期间,当你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83.5%的调查对象认为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约76.1%的调查对象知晓预防结核病传播的适当方法。然而,3.2%的参与者回答了不恰当的生活习惯,包括熬夜、暴饮暴食、偶尔的锻炼,以及不规律的锻炼或饮食。


所有参与者回答正确的平均值约为6.5。因此,正确回答7或8条核心知识的参与者被归类为知晓程度高,而正确回答≤6条核心知识的参与者被归类为知晓程度低。如图3所示,正确回答6条以上信息的有2680人(60.7%)。有3名参与者(0.1%)错误地回答了全部8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仅为 25.3%。


三、与知晓程度相关的因素

如表3所示,不同性别(P<0.001)、居住地(P=0.013)、所学专业(P<0.001)、月生活费(P<0.001)、结核病相关知识(P<0.001)和结核病患者接触(P<0.001)的低年级大学生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程度存在差异。与男性(56.3%)相比,女性(65.5%)的知晓程度更高。居住在城市地区的参与者中,约有63.2%的人具有良好的知晓水平。在不同专业中,医学专业学生对结核病有较好认识的比例最高,占73.3%。月均生活费越高,对结核病有较好认识的参与者的比例越高。曾经接受过结核病教育的学生(64.4%)和曾经接触过结核病患者的学生(76.6%)对结核病有较好认识的比例较高。


表4显示了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与男生相比,女生对学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了解程度更高(aOR:1.44;95%CI:1.25~1.65)。与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医科学生对结核病的认识水平明显更高(aOR:2.00;95%CI:1.63~2.64)。此外,生活费较高的学生比生活费较低的学生更了解结核病。既往接受结核病知识与较高的知晓程度之间也存在正相关(aOR:1.95;95%CI:1.68~2.25)。曾经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的参与者对肺结核核心信息的知晓程度比不确定是否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的参与者高(aOR:2.13;95%CI:1.48~3.08)。


四、对结核病健康教育方式的偏好

图4显示,在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方面,分别有58.5%、53.0%和49.7%的学生表示愿意通过广播/电视/电影/音像资料、网站/微信/微博/应用程序、学校宣传等途径获取结核病知识。



04

结论


1. 浙江省低年级大学生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距离防治规划的理想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2. 要提高大学低年级学生的结核病防治意识,就必须不断创新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喜好和需求,从入学早期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推荐阅读


 可持续的自主性和针对性的公共卫生行动——印度无结核社区创建主要做法

 突出六个强化,落实六项关爱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多措并举,切实推进结核病关爱行动

 沈洪兵:将中疾控建成国际一流疾控机构

扫码关注

中国疾控中心

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