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的酒店比较干净吗?

小岛 思齐 凤凰欧洲 2020-09-14

一则曝光五星级酒店卫生问题的视频在网上光速传播,似乎是撕开了这个行业的黑暗内幕的一角。视频中,保洁用一条脏毛巾擦遍整个客房,或把一次性杯盖从垃圾桶里捡起来再次使用,让人看着心惊不已。

 

视频中有不少知名品牌旗下的酒店,包括万豪、喜来登、香格里拉、希尔顿等等。这些大企业都纷纷中招,陷入新一轮的“清洁门”。



为什么说是新一轮呢?那是因为,类似的揭露在去年也发生过一次,同样在当时掀起了巨大的舆论声潮。但可惜的是,时隔一年,当这件事的热度逐渐褪去之后,人们发现,酒店行业的这个坏毛病似乎并没有改正多少。

 

每当讲到卫生问题的时候,人们关注的目光经常会投向本国之外的地方。不过不好意思,根据媒体的揭露,卫生问题并不是某个地方单独存在的孤例。甚至从目前的各种调查来看,这是一个全行业普遍存在的弊病。

 


根据中国媒体此前的揭露,欧美酒店的清洁标准似乎非常高,员工执行也十分严格。以欧洲为例,媒体报道称,欧洲大多数国家承认的“欧洲星级酒店”标准规定,酒店的星级评定标准考核项有270项之多。

 

其中,房间打扫及个人用品清洁卫生是必选项。从一星级至五星级的所有欧洲酒店,都必须遵守酒店房间每日打扫,毛巾、玻璃杯等个人用品必须每日更换的硬性规定。

 

酒店经理赫勒说,酒店行业的清洁人员都要经过最全面的专业培训,工作时也要达到“高素质、高专业、高效率”的标准。此外,如果抽查没有达到清洁标准,酒店甚至还会执行惩戒方案。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幸的是,包括镜报、每日邮报在内的多家英国媒体曝出,英国的酒店同样“脏”得令人发指。

 

今年2月,英国电视台Channel 4对英国最大的连锁酒店品牌Premier Inn进行了暗访。酒店经理声称,其旗下酒店的清洁度几乎都能获得顾客将近5星的好评。但是暗访发现,清洁人员其实在用同一条被客人使用过的脏毛巾来打扫整个浴室,包括水槽、浴缸和厕所。

 

清洁人员伊琳娜(Irina)对卧底的记者说,分配到打扫每间客房的时间还不到20分钟,不这样加快速度的话,根本做不完。所以,尽管在培训时被明确告知打扫时要用不同的毛巾,但这条规定在真正执行的时候却很难被遵守。

 

除此之外,万豪酒店旗下的Courtyard Marriott也没能逃脱被曝光清洁卫生问题的厄运。2016年,一名网友在社交及新闻网站reddit上发帖称,自己在该酒店的场上发现了一张上一个房客留下来的纸条,上面写着“如果你正在读这张纸条,那么他们没有给你换床单”。

 


这则帖子也马上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不少网友开始分享自己在该酒店发现过的“小惊喜”:穿过的内衣、半箱酒、湿毛巾,甚至还有玩具乐高头。因此曾有评论指出,即使是在欧洲严格的清洁标准之下,酒店的卫生情况仍然一言难尽。

 

而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这样的卫生问题并不是某一个员工、某一家酒店孤立存在的,而是几乎在全世界的酒店都会出现,并且存在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

 

早在2008年,美国广播公司ABC就曾经对全美范围内的数家酒店进行过暗访。结果,从堪萨斯城到辛辛那提再到巴尔的摩,15家接受测试的酒店中,有11家没有清洗消毒或更换使用过的脏杯子。

 

大多数清洁人员要么用水草草地冲洗一下,要么用脚踩着擦过地板、水槽、甚至厕所的脏抹布来擦玻璃杯和水壶,敷衍了事——更可怕的是,尽管十年过去了,但这些行为跟此番曝光的酒店视频竟然如此相似......

 

除了玻璃杯之外,直接接触皮肤的酒店床单和被褥也是卫生问题集中爆发的重灾区。美国电视节目Inside Edition在2016和2017年的调查就揭露了这一点。

 

在2016年的调查中,记者用特殊荧光剂将“我在这里睡过”(I SLEPT HERE)几个大字喷在了所住3家酒店的床单和枕套上,这些字只有在紫外线照射下才能看见,记者以此来判断酒店到底有没有更换床上用品。



结果,在第二天保洁清扫完之后,记者用紫外线一照,这些字还留在原来的地方,3个酒店都是如此——也就是说,这些酒店的床上用品根本没有被更换。

 

那么如果不用杯子、自己带床单的话,是不是就不会被酒店的卫生问题困扰了呢?Inside Edition在2017年的调查告诉你,酒店如果不认真打扫,那么客房藏污纳垢的地方完全让人无处可躲。

 

这回,记者选择了3家不同档次的酒店,包括总统特朗普的Trump International Hotel,这些酒店一晚的房费从$450到$900不等。



然而记者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检查,这些酒店的问题就藏不住了:冰箱底下是放了不知道多久的包装袋、床下有烟头、柜子后面有用过的针筒,Metro Inn的床上甚至还有臭虫。

 


不同时间、不同国家的酒店曝光视频层出不穷,有媒体评价称,酒店的卫生问题并不是个例,而几乎成了这个行业普遍存在的弊病。

 

但媒体同时也颇有些无奈地表示,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个弊病似乎是个难解题。

 

欧美酒店的事例说明,空有国家或企业制定的严格的清洁卫生标准,是很难对全行业进行有效的约束地。那是因为,真正执行起来时,除去人本身的惰性,工作人员大多也会因为节约时间而不得不放弃对标准的遵守。

 

就像Premier Inn的员工伊琳娜说的那样,她所在的酒店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会雇佣很多的保洁。而如果想完成更多的指标,她就只能选择保量不保质。


而这一点,就像英国《每日电讯报》曾评价的那样,只要是为了追逐利润,企业就很难不以其他方面的牺牲作为代价。这也就是为什么,知名品牌的酒店在清洁问题上也会栽跟头。

 

因此英媒也提醒消费者,不要因为企业规模大、知名度高,就选择盲目的相信。在住酒店这件事情上,少用或不用玻璃杯、毛巾,甚至自己带床单和睡袋都是比较保险的办法。

 

不过,就像英国网友评论的那样,选择大公司就是相信他们愿意提供高品质的客户体验。花着比普通酒店贵好几倍的价格,却还要自己带齐家当,难道本身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吗。


 

精彩推荐

当一个横行16年的“神话”的破灭......

一大波“双11”来袭!海外购物都有哪些陷阱要注意?

又夺走一条生命!45%的中国留学生正受它威胁

晴天霹雳!英国多所大学濒临破产 留学生怎么办?

欧洲死亡魔咒又来? 数人因恐袭伤亡

创纪录瘫痪!数千万人迎来最惨圣诞

责任编辑:李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