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飞版《三体》:神作降智化平庸化的改编

wuhu小精灵 wuhu动画人空间 2024-04-20

wuhu专题

文 | 连城


奈飞《三体》第一季8集,8集的剧情差不多讲了腾讯版《三体》的至少50集剧情。



就这个节奏来说,应该是很符合美剧观众的习惯。它像个快餐,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剧情。


而腾讯版《三体》的问题,正是节奏慢。这也是当下中国很多剧集的通病,明明可以20集讲完的故事非要用三四十集来讲,希望以后改一改。


而奈飞则过犹不及,为了迅速推进剧情,还对原著人物进行了大改,将原著中横跨几个世纪的人物进行了杂糅。


我都好奇,按这速度,奈飞《三体》能拍多少季?听主创说最少拍三季,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新一季。


一、人类命运的话题成了科学家谈恋爱


首先,我们来讲讲奈飞《三体》里的人物对应的原著人物。



原著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在奈飞变成了“牛津五人组”。将汪淼性转,戏份分拆;将原著第三部才出现的程心,挪移到第一部,事实上,程心这个线提早加入,反而会让故事显得混乱,不然大刘怎么不提早让她上线呢?大刘自己都说本来《三体》不打算写第三部的,因为销量差。呜呜,章北海就是因为销量差,提前下线了。


罗辑成了黑人,没有庄颜这样想象的完美恋人了,倒是有个失踪的前女友;章北海则是印度英国海军小伙。那句“北海,要多想。”我们大概是听不到了;云天明除了要操心死后妈妈留给自己房子的问题,其他还是挺符合原著走向的。



“牛津五人组”可以说极其政治正确,但缺了点科学——


这几个人的气质和所作所为真的一点都不像顶级天才科学家。


说实话,腾讯的也缺了科学气质,但奈飞的则是从气质到行为全方位地消失。虽然不要求科学家都是nerd(“书呆子”),但是这“牛津五人组”唯一有点儿nerd的是个原创角色。



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扮演科学家的优秀演员。比如说《生活大爆炸》里的几位,《奥本海默》里的奥本海默,《模仿游戏》里的图灵,《万物理论》里的霍金,都有着天才又偏执的科学家气质。



在奈飞《三体》里,汪淼1/2+程心与章北海在谈恋爱;章北海原著中冷静到让人绝望,拍他谈恋爱,也是崩人设……



汪淼另1/2在酗酒嗑药,罗辑也在嗑药



倒是云天明还是得了绝症,给程心买了一颗星星



还有大史,则被完全边缘化。为了政治正确,专门给他安排了一个家里蹲的lgbt儿子,为了完成这个情节,给儿子增加了几段打游戏的无聊废戏。



倒不是说天才们不能嗑药,但全程我们并没有看到五人组表现出足够的科学精神。


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全副武装,而汪淼走进实验室完全没有换衣服,而且这实验室还没有门。不明白为什么里面的工作人员要全副武装的无尘装备。



罗辑在前面主要是陪伴生病的云天明,他的天才和专业是通过别人的口才知道的。平时喝酒嗑药,看不出来专业在哪里。



所以,这8集的剧情,大量的篇幅用来塑造这几个人的情爱纠葛,而《三体》本身具有的宏大的人类命运主题,则被淡化了。


人类命运小情小爱化,科学实验儿科化,不知道是该说中国观众的九年义务教育做得好,还是该说欧美观众的数学太简单。这……不应该啊……




二、西方人不懂中国人的人民史观


一个“牛津五人组”,将《三体》中的所有重要“救世主”成了朋友、恋人。


而原著中,这几个人并不相互认识,但因为一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而接连奋斗。


这其实也是“英雄史观”与“人民史观”之间的差异。



奈飞《三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英雄史观”,所有的英雄聚在一起,组成“复仇者联盟”,共同战斗。



而“人民史观”认为,历史的进程和发展始终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而展开,没有任何历史事件和现象是孤立的和静止的。人民之间可以毫无关联,但人民会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历史从来不是由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书写的。


《三体》好看经典的重要原因是,宏大的叙述故事下人类个体命运交汇。大史作为刑警面对科学家自杀案、汪淼被突然出现的倒计时吓破胆又用研制的纳米材料切割了船,叶文洁的个人遭遇和最后按下红色发射键的联系,放荡不羁的罗辑因为一次谈话承担起面壁者角色……


《三体》几部主角很少联系,罗辑从大史一句话中知道了汪淼,第二部绝对主角章北海和罗辑,只有一擦身而过的场景。


这部零经费的《三体2》动画拓展阅读一个人零经费制作出零差评《三体2》动画!?制作者被曝是前主创公司员工!)呈现的氛围感拉满。章北海在修建的唐号航母和载着罗辑的直升机飞过,紧接着章北海的出场,第二部两大主角的命运在同一处交汇。



有人说,2DB(奈飞《三体》编剧)肯定无法理解为什么那时中国人会选择走二万五千里长征。


“古筝计划”无论是奈飞版还是腾讯版,都做了非常隆重的展现。


我们不讨论特效谁优谁劣,奈飞版增加的孩子的情节,让人匪夷所思。


这个情节,本不该放在《三体》的叙事中,更像是为了让汪淼下线而专门增加的情节。



汪淼因为看到古筝计划同时杀死了船上的儿童,由此引发了在执行伟大的人类拯救计划时需要牺牲无辜生命的质问。


这在原著中是没有的。原著中,伊文思没有将孩子带上船。“古筝计划”的杀戮变得理所应当。


而在奈飞这里,强行加入了孩子,引发“列车难题”,也顺其自然地引到汪淼的圣母心。说实话,这个情节放《三体》里,有点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了。



奈飞和腾讯两个版本的《三体》,也可以看出东西方人不同的思考话题。



三、科学的浪漫消失了


《三体》在我心中的伟大,是它充满了科学的浪漫。


原著小说如此,腾讯版也是如此。


遗憾的是,奈飞版对科学的描述到了小儿科的地步。以下讲几个经典案例。


宇宙闪烁。


在腾讯版中,方式是天文台射电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显示整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发生变化,这是三体人向地球人闪烁的依据。


两个科学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们狂吼,兴奋、恐惧。沙瑞山的第一反应是要发论文。非常科研狗了。


此时的汪淼与沙瑞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两个人,他们看到了宇宙闪烁,无人能理解。



这里的宇宙闪烁,通过观测数据的方式来呈现,通过汪淼戴科学仪器所看到。天文台科学家百思不解,甚至开始拒绝承认这事真实发生过。



科学严谨与疯狂孤独交杂,是我理解的科学的浪漫。


现实中,宇宙中的确存在闪烁。我们普通人肯定看不到,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天文学家判断,造成宇宙闪烁的射电波段是一种不明来源的震荡波。



奈飞版中,宇宙闪烁变成了布满星星的夜空闪烁了几下。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宇宙闪烁。汪淼不孤独,但似乎全世界人都不在乎,甚至连汪淼的科学家朋友都不在乎,只有汪淼在乎。



我就不明白了,宇宙闪烁有必要做成这样直白么?不如改叫全宇宙都在闪电好了。


“整个宇宙为你闪烁”本是非常浪漫的一笔,到奈飞《三体》中,变得如此的小儿科且枯燥。这特效,大概就值五毛钱吧!


这样的呈现,毫无科学的浪漫,也没有《三体》该有的氛围感。作为号称奈飞史上最贵投资的剧,特效的钱没有花出效果,本质上跟全剧调调有关。《三体》探讨的是人类终极命运问题,面临的是和未知的高度文明决战的问题,而奈飞版全剧确实是没有《三体》该有的苍凉的、孤独的、科学的、疯狂的、绝望的氛围。


再说说,重启纳米研究。


腾讯版汪淼重启纳米研究,采用蒙太奇的方式。一面是汪淼给女儿的班级上物理科普讲座,一面是所有员工目送他重启纳米实验。


这一幕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这种悲壮,也是科学的悲壮。汪淼在此时决定与三体人决一死战,他知道这场决斗他大概率是输的,但他还是要做。


“你们不会因为害怕跌倒便停止了向前。当然在寻找真理这条路上,绝不会是一帆风顺,一定会碰到挫折,一定会遭人质疑,但不管是布鲁诺,还是伽利略,历史最终都证明,他们在对真理的坚持是无比正确的。让我们保持一颗追求真理的心,永不放弃!”


这是原著中没有的,这段也被认为是腾讯版改编的高光时刻,让原著中略显路人被称为摄像头的汪淼,成为了有血有肉有战斗精神的当仁不让的男主角。



奈飞版中,则是汪淼由大史陪同下来到实验室,整个实验室中只有他们二人,无其他工作人员。汪淼在颤抖中重启了系统,看着眼前的倒计时消失,抱着大史喜极而泣。



这一幕,我看不到科学的严谨,更看不到科学的浪漫。


这个汪淼是缺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想法的,她更多的是要解决自己眼前倒计时的问题,纳米研究对她本人来说,我感受不到她的热爱。


当然,更让我无法理解的是,重启纳米研究是不需要工作人员在场操作的么?只需要重启就可以全自动研究了么?


你们是虫子。


这个场景,腾讯版吊打奈飞版。


腾讯版是把“你们是虫子”刻在每个人的视网膜上,



奈飞版是出现在所有的显示屏上。



而最后,腾讯版大史的一番宣言——“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地战胜过!”相当慷慨激昂。



在奈飞版里面,则是草草收场。



这一幕,或许是殖民者的傲慢无法理解《三体》所表达的情感。日不落帝国几百年的荣光,一直是以殖民者的姿态看世界,将被殖民者看做是“虫子”。


而曾经有过半殖民地历史的我们,则更能感受“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地战胜过!”的情感力量。


这不只是科学的浪漫的消失,也是创作者2DB无法理解的。



至于其他,比如把成吉思汗定都的大都改名为商都,我不吐槽了。我思忖了半天商都是哪里?



科学的浪漫的缺失,本质是缺少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介入。


诺兰拍摄《星际穿越》时邀请了科学家基普·索恩做科学顾问,拍摄《奥本海默》时邀请了三位物理学家做科学顾问,基里安墨菲还专门咨询基普·索恩。所以,我们看到了《星际穿越》这么好的科幻片,《奥本海默》这么好的科学家传记。



奈飞《三体》有什么?


剧中的“三体”游戏没有半点人文关怀,只有视觉奇观。两个文明之间的生死冲突,变成了个人悲喜。


《美国小说》中白人谴责黑人为什么黑人称黑人为nigger,白人觉得黑人不尊重黑人。黑人的编辑指出了虚伪的真面目:“白人认为他们想要真相,但其实他们不想。他们只想良心不受谴责。”



所以,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在奈飞版里就变成了笑话。



四、科幻精神哪里去了?


明明在欧美的科幻史上,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内容前沿又专业的科幻片与科学科普片。


比如60年代诞生了《星际迷航》,这部剧中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手机、iPad、ai等等)都在后世成为现实。



60年代的《2002:太空漫游》,这部几乎代表着人类对宇宙想象力的天花板的电影,影响了几乎所有后世的科幻作品。它还超前预测了未来,电影中出现了pc、视频通话、现代风的家具、以及Ai智能,现在都已成为现实。


1981年的一个晚上,刚填完高考志愿的大刘,第一次读到了《2001:太空漫游》(以下简称《2001》),从此开启了新世界——


“从此以后,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外一个样子了,那感觉像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我第一次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这是一种宗教般的感觉……这使我深深领略了科幻小说的力量。”


大刘多次夸赞《2001:太空漫游》。



70年代是《星球大战》,这部虽然是太空歌剧,但不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并影响了一代科学人才。无论是硅谷还是NASA,都有它的无数拥趸。



但现在这些电影都没有了。


超级英雄片成为主旋律,个人英雄主义被无比放大,反恐成为影片主题。大多数的灾难全都由个别人引发,大众是庸众是盲流是等待被救的对象。



在《三体》小说中,人类对三体问题分化出了“拯救派”、“降临派”和“幸存派”,但在奈飞版里,这些内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大混乱。


这也明显的展现了中西方在看待问题上的差异。


西方讲的是救世主,是等待耶稣来拯救。中国人想的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我们信的是人定胜天,就如章北海所言:我就是自己信念的主人。


如今在奈飞《三体》中,后期章北海的逃亡,我们估计也只能看到是他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而不是像原著中,他主动肩负人类命运,为了内心深处坚定信念而勇往直前,驶向深空,成为最亮的夜航星。



这些差异,也从开头就决定了这个剧的基础格局。


至于《三体》的灵魂人物叶文洁,则成了一个背景板。她的仇恨被表面化、简单化,父亲的死成了她唯一的仇恨。甚至加了她和多人的床戏,让她和拯救自己的白男伊文思生下孩子……


而实际的叶文洁要复杂很多,她经历了对人性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才铸就了按下按钮的叶文洁,也铸就了后来的叶文洁。



《三体》原著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是公认的事实,有人评“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拉到了世界高度。”这次奈飞版《三体》改编,无疑是将神作降智化平庸化的改编。


未看过原著和腾讯版《三体》,一直在等这部美版《三体》的朋友是如何看待的呢?笔者朋友就是其中一位,他起初因为开头炸裂的场景,当即表示:这剧追定了。前两集,他是好评拉满的,可忽然间他就意兴索然,接下来他也没再提起过。


事实上,奈飞《三体》确实存在非粉丝也追不下去的问题。


奈飞《三体》从某种角度上,也是让中国观众对欧美剧祛魅了。奈飞版《三体》,是否应该反思调整一下,如何让故事更好看,更有力度呢?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拼盘组合。


欧美剧有很多精良优秀的剧集,国产剧烂片很多,但也不乏优秀的制作。腾讯《三体》或许不是最好,但的确是改编得不错的。


对于奈飞《三体》,我抱着欣赏与对比的态度去看。我不仅支持有英语版《三体》,更期待有法语版、德语版、印度语版、日语版各个国家都来拍《三体》。


虽然剧中可能会有很多刻板印象,但文艺作品的文化输出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润物细无声的。


你对奈飞版《三体》有何看法呢?喜欢哪个已有版本《三体》改编?也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一起分享。



· END ·


添加wuhu小精灵3号微信(wuhudonghua3)发送“观影活动”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每日一片观影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2024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战争结束了》首发!


真的可以收集龙珠?!沙特要建世界首个《龙珠》主题乐园


凭借处女作拿下奥斯卡的中国动画人又出新作!这次更是一举斩获40项世界大奖!!


低开暴走,韩漫第一被日本改编遭抵制,这部Debuff叠满的龙傲天动画全球封神!


超越《咒术回战》!这部9.0高分18禁新番爽剧炸裂!



认可作者观点的小伙伴们多多支持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