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悉尼疫情记录:大悉尼,又封城了!

悉尼哲嘉 哲嘉视野 2021-08-09

2021年6月27日 晴

昨天,悉尼又封城了。新南威尔士州手机应用端口上出现了下面信息:


译文:
  • 大悉尼区(包括蓝山、中央海岸、卧龙岗和贝壳湾),要实施居家令,直至7月9日周五午夜12:01分。
  • 如在6月21日周一后造访过大悉尼区,离开大悉尼之后,要严守14天的居家令。
  • 在此期间,上述地区的居民只能因为下面四个原因离家出行:
1)购买食物或其他必需品和服务
2)医疗护理或照顾他人(包括接种COVID-19 测试,接种疫苗)
3)户外锻炼(不能超过10人)
4)无法在家完成的工作或学习
  • 造访任何非居住性场所,含出租车辆,必须戴口罩,并在进出时登记。
  • 限制令现在也适用于新南威尔士州地区。


这是新州在手机上昭告居民,大悉尼地区从6月26日下午 6:00 到 7 月 9 日周五晚 11:59的为期两周的居家封锁令,正式实施。


查了政府网站,除了上述几条,禁令还有下面这些内容:
  • 不能举办社区性运动
  • 从6月27日晚11:59起,不能举办婚礼
  • 葬礼参加人数不能超过100 人,且必须遵守每4平方米1人的限制。
  • 在所有非住宅性的场所和设施,包括出租性质的车辆,所有工作场所,及有组织的户外设施,必须带口罩
  • 家庭访客限5人 (包括儿童)
  • 不能户外站着喝东西
  • 室内场所、室内聚集性礼拜场所,不能进行歌唱表演或合唱
  • 室内招待场所,不准跳舞
  • 舞蹈课和健身课,每堂人数不能超过20人,且必须带口罩
  • 所有室内和户外设施,必须遵守每4平方米1人的限制。
  • 有座的户外活动及售票活动,要限制在50%的座位容量。


卫生部长Brad Hazard 说“如果您不需要外出,请不要外出。事实证明,Delta 病毒变体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 在宣布为期两周的封锁时,州长Gladys Berejiklian表示“我们州政府将在未来几天内宣布对企业的支持,联邦政府也会对家庭支持。”


对政府的禁令,人们很配合。居家令一出,悉尼遂成空城。昨晚,有人在朋友圈晒一视频:悉尼上空烟花绽放,平素人流穿梭的水岸已然空空荡荡,烟花第一次显得那么寂寞,而这可是都市热闹的周六晚上啊。

视频来自网上


您可能问:啥日子放烟花?列位,每逢周六晚上,悉尼城都会放烟花,这是悉尼人的一种常态化的奢华享受只是周六的烟花时间短,规模小,不像新年和节日那样大张旗鼓而已。


封城后的第一个上午,悉尼城的画风又成了这个样子。这是悉尼最热闹的街区,而且是周日!

照片来自网上

除了烟花空城,有人晒出另一个场景:超市的厕纸和蔬菜货架又空了,看来恐慌性购买又出现了。


对于囤货,朋友圈里有人问:用的着吗?有人说,屯些还是有必要的,有的用总好过买不到。有人说:没必要,澳洲不会有问题!

我欣赏第二种态度。当然,封城期间,可以比平素多买些,以减少购物次数和频率,囤积就不用了。而这份淡定,来自于对澳洲整体抗疫应对策略和能力的信心。上次骤情骤起,人们恐慌性采购刚开始,超市就积极调货,并及时推出老人购物专场、网上订货,送货上门等等措施,反应及时,应对给力,缺货的情况没持续多久,就缓解了。


之后,超市的货架上重新摆满了货物,恐慌感自然烟消云散。此后,超市又宣布对那些受恐慌抢购影响的货品,不像疫情前那样许可退货。于是,囤了货的人们,只好自己慢慢消化堆在家里的囤货。厕纸还好,只是占些地方。可食品就有问题了,那时抢购的大米,有人一直吃到生了虫,而那时预备的口罩,直到现在还有好多。而另一面是,经过上次的历练,这次封城,政府和商家都有了经验,相信会比上次做的更好,所以大可不必慌张。

今天周日,早约好的与友人的聚会已取消,正好可从从容容地坐在阳台上看书。把后背对着阳光,这冬日的暖阳,温暖如春,只一会儿,就身心舒泰,暖融融的了。

抬头,天空湛蓝,闲云无忧。脚下,深深浅浅的蟹爪兰开的蓬勃而热烈,一派生机勃勃!那株亭亭玉立的袋鼠爪竟然在悄悄孕育新的花蕾!



只是这次,她不再把花开得那么招摇,而是把花藏在分枝的所在。


被鸟儿折断的花颈空荡荡的
上次,展开顶着泛红的绒毛的杏黄花瓣的花儿,刚刚还在高高的枝头迎风起舞,转眼竟然悉数被鸟儿折断,这让她学会了低调,学会了保护自己。看来,花也是有记忆的,也是会反思的。

居高临下,四下观望,一大片高高矮矮的绿意直入眼底,红砖的房舍和奶白的围墙掩映其中,两条街外,竟然有一棵树,挂了满枝的粉红花蕾,这该是那株高大的茶花树了。真有她的,从高处望,又隔着那么远,都能感到那蓬勃的气势。


悉尼的冬天,总是这样一派春天气象。幸运的是,这座城四季花开,气候宜人,冬天也是碧草如茵,绿树环绕。所不同的,只是不同时节会开不同的花而已。难怪在各种排行榜上,悉尼总是名列前茅。

面对这景致,持一册好书,夫复何求!


午后,到了和爸爸妈妈视频的时间了,换上跑步鞋,下楼,边散步边通话。


街对面,满树玉兰花初放,我把手机镜头对着那一树芳华,走进,再走进,让远方的亲人看这冬日的花儿。

放下电话,开始跑步。疫苗也好,禁令也好,都是帮忙躲避病毒的。可真正遭遇病毒,短兵相接征战沙场的,是自身的免疫力。而免疫力的加强,要靠阳光、营养、锻炼、规律的生活,而最最重要的,是阳光的心态和纯然的信心。

跑上那条平素繁忙的街道,竟然没遇行人,也没有什么车辆,看来这个周日,大家都遵守禁令宅家呢。只有那些花儿,不理会病毒,不在意禁令,她们不改初衷的照样开着,热烈而喧嚣,密密匝匝的,全然不在意社交距离。


最后提醒新州的朋友:违反“封城令”,会罚款高达$1.1万!

【哲嘉视野】热传好帖:

沈嘉蔚的巴别塔

单喆敏:大觉醒的时代来临,愿你破茧而出


悉尼第一次封城的部分记录:

悉尼哲嘉疫情记录| (5月1日)奔走相告 澳洲解封

悉尼哲嘉疫记(4月20日) 澳州成功控制疫情

悉尼哲嘉疫情记录(4月16日)| 隔空守望 期待重逢

悉尼哲嘉疫情记录(4月10日)首相好转 部长被罚 自然恢复 动物回归

悉尼哲嘉疫情记录 (4月8日)澳洲率先躲过灾难了吗?

悉尼哲嘉疫情记录(4月6日)| 生命的奇迹

悉尼哲嘉疫情记录(4月4日)| 写在庚子清明时节

哲嘉悉尼疫情记录:意料之内与意料之外的消息

哲嘉悉尼疫情记录:泰坦尼克的救生筏

哲嘉悉尼疫情记录:澳洲的作业

哲嘉悉尼疫情记录:澳洲沦陷了吗?

种族歧视?!来自墨尔本咖啡馆的启示

该有这样的纪念碑


献给老爸老妈

一组写给爸爸妈妈的诗

第一次听到妈妈喊妈妈

一封写给93岁老爸的信

哲嘉寫給父親:《妞子的专车》



於編

About the author

哲嘉 生於天津,移居悉尼。秉持開放態度,崇尚獨立思考。長於邏輯思維,熱愛文史哲藝。見落日綺霞而神馳,聞鳥鳴嘉樂而心喜。遇良善誠摯而感佩,識本真靈動而相惜。有感而寫小文,興起以造閑詩。隨心拍照片,自在觀天地。著有詩集《塵夢》。文章詩作散見於網絡報刊。




扫码关注【哲嘉视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